7月10日,国家危险化学品应急救援普光队完成液硫储罐火灾专项演练,采用蒸汽灭火装置与自摆水炮联合作业,20分钟内控制火势。此前6月24日,河南濮阳"应急使命·2025"演习中,19支国家队测试耐高温机器人(耐受1000℃)、液氮泡沫消防车等国产装备,实现万方油气储罐全液面火灾的快速扑救。专家指出,这些技术攻克了储罐沸溢、连锁爆炸等世界性难题。
6月24日兰州某化工厂酸性水罐闪爆事故调查报告显示,检修期间硫化亚铁遇氧气自燃是主因。历史数据显示,近五年全国至少发生8起同类事故,多因动火作业未检测可燃气体所致。应急管理部门要求企业强化氮封系统与阻火器安装,夏季需每日检查罐体温度。
针对去年曝光的"卸煤油后直接装食用油"事件,中储粮等企业近期开展运输罐体专项排查。7月5日发布的《油气罐区防火防爆十条规定》强调:严禁超温超压操作,储罐作业需全程监护,安全阀切断阀不得随意关闭。惠州大亚湾等石化基地已试点智能监测系统,通过8000余个传感器实现罐体应力实时预警。